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官方网
首 页 - 致公历史 - 第九章 中国致公党为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而不懈努力
致公历史
第九章 中国致公党为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而不懈努力
发布时间:2014/6/8 19:19:43 阅读次数: 来源: 作者: 图片:

第六节 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

一、拓展海外联谊工作渠道

  1993年6月,致公党中央在福建召开全国海外联络工作会议。陆榕树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研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海外联络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会议认为,海外联络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振兴中华这一时代主旋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三引进”,开展穿针引线,为经济建设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各级组织在“三引进”过程中,注意引导外商投资由旅游、商业、服务性行业要转向投入基础建设、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等。据不完全统计,1993至1997年上半年,致公党共协助引进外资和协助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款额约381亿元人民币、58亿美元、7千万元港币。

  为开拓海外联谊渠道,1995年5月,应菲律宾三大菲华义诊组织的邀请,郑守仪率领“山东致公党医疗团”赴菲义诊访问。医疗团运用中华传统医学、医术,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共为病人义诊2000余人次,赢得当地华侨华人的高度赞扬,
1996年初,致公党中央组成了以陆榕树为团长,郑守仪、罗豪才为副团长的“中国致公党访问团”应邀访菲,参加第二届全菲洪门昆仲恳亲大会,受到菲律宾和菲华各界人士的盛情接待。访菲期间,访问团广泛接触当地华侨、华人,对增进了解、广交朋友起到了积极作用,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加强与海外社团的联系,致公党中央1993年10月邀请澳大利亚洪门民治党墨尔本总支部、大溪地致公总堂和中华会馆组团访华;1994年10月,邀请秘鲁洪门民治党总支部和通惠总局、澳大利亚悉尼致公总堂、菲律宾洪门联合总会组团访华;1996年11月,邀请古巴洪门民治党总支部和中华总会馆组团访华;特别是1995年10月,致公党成立70周年之际,致公党中央邀请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牙买加、墨西哥和菲律宾7个国家的15个社团来北京参加纪念活动。通过节庆活动来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

二、加强联谊工作,宣传《基本法》

  1982年邓小平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表达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的决心。1984年,经中英两国政府谈判,双方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至此,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基本确立。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突然抛出《政改方案》,为香港平稳过渡设置重重人为障碍。1993年3月,在致公党十届中常会二次会议上,与会同志表示,坚决支持我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烈谴责彭定康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与《基本法》衔接、违反中英双方已达成的协议和谅解的政改方案。致公党中央和各级组织通过学习、领会《基本法》精神,配合有关部门,在海外联谊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宣传“一国两制”方针、宣传《基本法》精神。

  为配合做好香港顺利回归的工作,1992年,伍觉天邀请几位居港的原致公党老党员在广州座谈,了解香港同胞对《基本法》的反映。次年,在深圳召开了部分居港致公党员的座谈会。在1994—1996年,致公党中央连续三年邀请居港致公党员和个别老朋友参加座谈会。参加座谈的同志畅所欲言,由衷地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的拥护,增强了对香港平稳过渡的信心。同时,他们对实现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平稳过渡,提出不少问题和看法。致公党中央及时整理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送给有关部门。

三、喜迎香港回归

  1997年6月,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致公党中央和各地组织纷纷以举行报告会、座谈会、文艺联欢晚会、作诗写文章等形式,表达他们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的喜悦心情。董寅初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雪百年之耻,扬民族之威》的文章;杨纪珂出席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全国工商联举行的喜迎香港回归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罗豪才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会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座谈会并讲话。致公党中央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表达了致公党同全国人民一样,对香港的回归,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无比的自豪。这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久萦于怀的一桩心愿。

  在欢庆回归的大喜日子里,董寅初参加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同时参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送上了全国一万多名致公党员的衷心祝贺。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香港经过百多年风雨沧桑,终于顺利地回归祖国,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能回归祖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同时也是包括六百万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长期共同奋斗的结果。
 

第  1  2  3  4  5  6 
相关报道
·“海南致公党员‘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素质提升培训班(第九期)” 在海口成功举办
·第九章 中国致公党为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而不懈努力
上一条:第八章 中国致公党努力提高全党的整体素质
下一条:第十章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致公党迈入新世纪
推荐阅读
更多>>
热点文章
更多>>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广场1号楼9层902室 邮编:570203
Copyright 2005-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